来,动动你的小脑瓜,咱来找茬,能看出这两张图有啥不一样吗,找到的,有奖励哦。
有没有发现这两张图的背景几乎是一模一样的?只是套餐和字变了?而且换了一下滤镜。
有没有感觉此事必有蹊跷?
对的,他们就是同一张卡,在同一个链接里充值,网速也是一样的,只是套餐价格变了。
那么为什么同一张卡会有不同的套餐呢?
其实这个35元100G的卡,是运营商给的最低套餐价格,他下面的代理可以通过后台加价变成45元100G的套餐,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润。
有些刚接触物联卡的小白可能就会有疑问了,35元100G不是比45元100G更好卖吗?哪些代理是不是傻啊,主动提高价格,使自己的销量减少?他们不会薄利多销吗?多卖几张不就赚回来了?
其实他们的盈利方式可不像某宝和手机店的盈利一样。比如手机店里有两种电信卡,一种是35元100G流量卡的电信卡,售价是30元一张。而另一种电信流量卡的套餐是45元100G,但仅售10元。如果要你买,你买哪一个?第二种卡虽比第一种卡的售价低,但我相信大多数人肯定会买那个35元100G的吧,因为用上几个月卡板钱就能挣回来,相对来说更便宜。这个时候是不是更加坚定了代理商无故提高套餐价格的憨憨行为了?
不是的哦,其实这些流量卡代理并不是挣你的卡板钱,而是挣你的分润(你充值后,充值的钱会按照一定比例返到他手里)。比如你买了这个35元100G的卡,充值了一个月,其中有2块钱的利润返到了他的后台。若他把充值价格变成45元呢?那么就会有12块钱的利润返到他后台。那么他这样调整价格的行为就得到了很好的解释。哈哈哈,这么一解释,瞬间感觉他们其实也没有那么憨吧。
大公司运营商一般都和物联卡工作室或者卡商接轨,把卡的最低套餐给她们,然后让他们自行加价。具体能提到什么价位就得看他们良心咯。
像这种“裸卡”并不是很好找,但也不是没有,找的话肯定得下点功夫。
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,那就是虚量问题。
无一例外,无一例外,无一例外。所有的物联卡都有虚量,只不过是虚多虚少的问题。
如果某天你遇到个物联卡商家,他告诉你,他的卡是没有虚量滴,他的流量都是实实在在滴,那么恭喜你,你遇到了跑路卡了,过几天他就会给你表演大变活人的戏法,那操作绝对秀的你脑袋瓜子嗡嗡的。
良心点的商家,可能给你虚个二三十。像某宝,某夕夕上,都虚个六七十,喂!那就有点过分了,他那不是喝几瓶肾宝就能把虚量补回来的问题了,他那简直就是在赤裸裸的耍流氓了。
奉劝大家几句,千万千万千万别在某宝,某音,某Q上买那种卡,看到那种19.9元200G的信息流广告,麻烦你们帮忙举报就可以了,我真的已经不想再吐槽他们了,我已经吐了。
若大家想选择性价比高的流量卡的套餐,你们可以拿去做个参考标准,真实的流量卡套餐差不多就这个价儿,参考一下,选择流量卡的时候尽量照着这个套餐来,超出太多可能虚量就会变大或者会限速,毕竟什么东西都是一分钱一分货嘛。选日常用品的时候我一般都选择质量比较好的,因为我每天用的东西,如果用的不顺心,可能天天都会影响我心情。
我也是测了下流量,大约就是这么个速度,我平常用这卡基本没什么问题。